1.游记的题目可以怎么取

2.希腊游记的作品原文

3.长城游记

4.游记|回味英伦的足迹,伦敦Ⅱ

5.歌词里有,给他的那些问题是出自哪首歌

6.埃及那么热为什么人们还要穿长袍,我看到中国游客的游记里面也是穿的长袖紧身衣服,

7.埃及猫的传说

埃及游记(一)_埃及游记

原名汉斯。克里斯坦。安徒生。享年70,著有《小红帽》《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

丹麦作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用。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这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此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创作。1831年他去德国旅行,归途中写了旅游札记。1833年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即兴诗人》(1835)。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

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1827年,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 上流社会 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安徒生作品目录:

长篇(6):《即兴诗人》(1835),《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儿》(1870)。

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1822?),《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歌剧《乌鸦》(1832),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1835),歌剧《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儿》(1840),《摩尔人的女儿》(1840),《幸福之花》(1844),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1844),《梨树上的鸟儿》(1845),《小基尔斯滕》(1846),《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1850),歌剧《北欧的女神》(1850),《新房产》(1850),《睡魔》(1850),喜剧《海尔德摩尔》(1851),喜剧《接骨木妈妈》(1851),喜剧《出身并非名门》(1863),喜剧《长桥》(1863),三幕剧《西班牙客人》(1865),独幕剧《初来者》(年代不明),《罗斯基里达之夜》(年代不明)。

游记(6):《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瑞典纪行》(1851),《西班牙风光》(1863),《访问葡萄牙》(1866)。

自传(3):《小传》(1832),《我一生真实的故事》(1847),《我的童话人生》(1855)。

诗(4):《诗集》(一,1829),《诗集》(二,1830),诗集《幻想与现实》(1830),诗集《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

童话共计156篇

详细资料:

他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于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这个集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故事,编成童话集第1卷。第2卷于1842年完成,1847年又写了一部《没有画的画册》。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访问了挪威、瑞典、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小亚细亚和非洲,在旅途中写了不少的游记,如:《一个诗人的市场》(1842)、《瑞典风光》(1851)、《西班牙纪行》(1863)、《访问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国会见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1847年在英国结识了狄更斯。

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1832年写的《小传》(1926)、1847年在德国出版的《正传》和后来写的一部《传记》(1855),他的和童话故事也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如《即兴诗人》、《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活还是不活》(1857)、《的贝儿》(1870)等。他在《柳树下的梦》(1853)、《依卜和小克丽斯玎》(1855)、《她是一个废物》(1853)等作品中,还写了鞋匠、洗衣妇等劳动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时也表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1843年,安徒生认识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挚的情谊成了他创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个人生活上不是称心如意的。他没有结过婚。他晚年最亲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尔彻。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尔彻的宅邸去世。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丑小鸭》(The Ugly Duckling)《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The Nightingale)和《豌豆上的公主》(The Princess and the Pea)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显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安徒生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新青年》1919年1月号就刊载过周作人译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译文。1942年,北京新潮社出版了林兰、张近芬合译的《旅伴》。此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开明书店陆续出版了安徒生童话的译本、安徒生传及其作品的评论。译者有郑振铎、茅盾、赵景深、顾均正等。不过解放前的译本都是从英语、日语或其他国家文字转译过来的。解放后,叶君健对安徒生原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直接从丹麦文把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全部译成中文。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5、1958、18年多次出版了叶君健译的《安徒生童话选集》。

1805年4月,一个婴儿出生在一张由棺材板拼成的床上。他大声啼哭着,仿佛抗议上帝将天使贬谪到人间。教士安慰惶恐的母亲说:“小时候哭声越大,长大后歌声就越优美。”果然许多年后,这个天使用夜莺般的歌喉向全世界唱起歌儿了,即使是圣诞老人,也并不会比他更有名气。他的名字,就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父亲是丹麦欧登赛城的一个贫苦鞋匠,他读过不少书,想家力丰富并有点浪漫气质,不过这些在他来说并不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他的妻子是一个质朴的女人——并不美,但很耐劳,很容易相信一切,包括上帝。

这个春天,鹳鸟再次飞来,庭院里的醋栗树重新皱起细小的新叶,小小的安徒生知道自己已经6岁了。他故作正经地走在父亲身边,指点着收拾旧巢的鹳乌。当听说夏天以后,体弱的小鹳鸟因为无力飞到埃及过冬,会被啄死的时候,他忧愁起来:“让它们到咱们的顶楼上来吧,冬天里我一定会分点东西给它们吃的。”

欧登塞是个封闭的小镇,人们坚信上帝和女巫,。许多神秘的传说在空气中荡漾不绝。纺纱室的阿婆们有时会把《一千零一夜》中的离奇故事讲给来玩耍的小安徒生听,使这个原本喜欢空想的脑子更加丰富了。小家伙多么奇怪啊:许多人听着这些可怕的故事都无限叹息,担惊受怕,可是过后却好像没事儿似的。在他来说,他所听到的一切都带着鲜明的神奇色彩,仿佛真的一样重现在眼前。有时他会被树林中自己想象出来的精灵吓得飞奔回家,魂不附体。多年以后,这些古老的传说和童年的幻想,都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母亲对柔弱的独生儿子充满怜爱,为了让他逃过学校坏脾气老姑婆的肉体虐待,6岁的安徒生被送到年轻的卡尔斯倩斯那里读书,成为年纪最小的学生。这位以公平温厚而备受尊敬的教师很喜欢女孩般文静的新学生,课间时常牵着他的手在校园里散步,并不时对嬉闹的学生们喊一句;“安静点,淘气鬼们,别把这孩子推倒了。”

安徒生经常偷看学校里唯一的女孩子萨拉,他把她想象成童话中的公主,渴望接近这个黑眼睛的小姑娘。有一次,他们一起回家,其实他的家早就走过了,可是他一声不吭。同样贫苦出身的萨拉发誓自己将来会成为某农场的女管事。安徒生睁大双眼:“那多乏味!”公主怎么能当管事呢?“我长大以后,要把你接到我的城堡里。”他告诉女孩子他的家原是贵族的分支,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总有一天……萨拉笑起来,这小家伙一定是疯了。第二天,一个磨坊主的儿子奥来揪着安徒生的头发嚷道:“日安,公爵大人!你漂亮的城堡在哪儿呢?”周围的人捧腹大笑。

安徒生的爱情黯然退却。但在幻想中,他让自己在大火中救下萨拉,并接受了她的道歉。他甚至原谅了欺侮嘲笑他的奥来,当这个顽童被罚站在桌子上时,小安徒生设身处地地想象奥来羞辱的处境,以至于被罚者还没有哭,他就哭出声来,并苦苦哀求老师原谅他的“敌对行动人”。这件事后,作坊主的儿子就成了小个子安徒生的保护人了。

时光过得飞快,在学校里安徒生十分快乐,然而时世的艰难使学校关闭了,他只好回到家里。父亲为他做的几只木偶给儿子带来极大的满足,他给小人们缝制了漂亮的衣裳,让木偶们在“舞台”上尽情发挥他的幻想。

不久,一种更美好的东西闯入他的生活——他读到了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那神奇瑰丽的情节深深使他迷醉。很快,他就能整段背诵《李尔王》;他那些木偶,也都沉浸在威廉·莎士比亚的海洋中了。

他开始想编自己的戏——他把父亲教给他的几句德语词汇讲给木偶。你听,“Besen!”这个词多么响亮,可是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木偶最爱说的字眼,其实就是“扫帚”的意思。

1813年,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战争,困窘的家境和冒险的渴望促使鞋匠走上了战场。两年以后他回到家中,从此一病不起。当雪花飘起的时候,出现在小安徒生幻想中的冰姑娘带走了父亲,留下无助的妻儿和彻骨的寒冷。

父亲死后,生计日下,母亲唯一的谋生手段就是每天给别人洗衣服。在寒冷的冬天里河水的温度无法想象,她只好喝几口酒来驱寒。这在体面人看来,是多么粗鄙的行为!刻薄的流言不胜而走,城里的人们都在窃窃私语——“鞋匠的老婆玛利亚是个嗜酒如命的女人!”安徒生为母亲感到无限屈辱。多年以后,在童话《她是一个废物》中,他表达出深深的愤慨。

玛利亚本是想拼死独立支撑一家的,可镇里的长舌妇们嘲笑她的儿子游手好闲,母亲只好忍痛把瘦小羞怯的儿子送到工厂里做童工。11岁的安徒生被沉重的活计搞得头晕眼花,然而他的歌声救了他。当一次间歇时他唱起来。工人们从此不再让他干活,只要他那清脆、响亮的歌声能打破工地的沉闷,还要求这个小家伙做什么呢?小安徒生心满意足,因为他向来就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表演,他甚至独个演起了威廉·莎士比亚的《麦克白》。

一个工人对他说:“干嘛你不去当演员?”

是的,那对他再适合不过了,如果不能导演命运的话,那么在舞台上演出命运不是也很好吗?这是多么奇妙的设想!于是,当安徒生14岁受过坚信礼以后,他对母亲安排他做裁缝学徒的表现出惊人的执拗——“不,妈妈,我要当演员。”

尽管安徒生向妈妈保证一定会成名,又是哀求又是哭泣,母亲毫不让步。然而的女巫帮助了他;“孩子的幸福之花不在这里开放,得离开此地到远方去寻找!”

携带着30个银毫子和心爱的木偶,年轻的安徒生在马车上回首故乡。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当我变得伟大的时候,我一定要歌诵欧登塞。谁知道,我不会成为这个高贵城市的一件奇物?那时候,在一些地理书中,在欧登塞的名字下,将会出现这样一行字:一个瘦高的丹麦诗人安徒生在这里出生!”

这是一个准确的预言。然而此时,1819年9月6日当那个14岁的瘦高个儿的男孩手里拿着一个包袱,眺望着已展现在他面前的哥本哈根时,故乡却仿佛已遥不可及,这个巨大而陌生的城市使他感到渺小而孤独。但他立刻擦去眼泪,告诉自己,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要行动,信心百倍地行动。这个来自小镇的男孩子,像《天方夜谭》中的贫苦少年阿拉丁一般,开始为自己的神灯而奋斗了。

他苦心求人写给著名芭蕾舞演员沙尔夫人的介绍信并未达到拜师的效果,便又去求见剧院的经理霍尔斯坦请求做一名演员。经理打量了一下这个鹳鸟一般细高的孩子以后说道:你长得太瘦了,演起戏是会被观众嘘下台来的。”少年仍未失望,主动建议道:“这个好办,只要您给我100块钱一个月的薪水,我很快就会长胖的。”经理恼怒了——这个穷小子若不是白痴,就是来寻开心的,立时便发出逐客令,沮丧的安徒生只好离开。

舞蹈学校五月才招生,而安徒生手里的钱已所剩无几。经一位熟人介绍,他做了几天小工,又因为满口乡土口音而被人当作笑料,只好气愤地离开作坊。他流浪街头,茫然无措,突然想起在报上看到过意大利歌唱家西博尼教授在哥本哈根演出和开办歌唱学校的消息,于是便不顾一切地闯进了教授正高朋满座的家。好奇的宾客们被这个在哥本哈根孤身奋斗的少年吸引,何况,他的歌声的确展示着一颗热爱缪斯的心。大家纷纷解囊,安徒生终于如愿以偿,进入西博尼的歌唱学校。

然而不会总跟着一个人,虽然安徒生勤奋超人,但一场大病损害了他的声音,学声乐已毫无希望。接下来的挫折使他发现,自己也缺少舞蹈和演戏的天份。他终于明白,自己不属于舞台。

4年离乡奋斗使安徒生深刻感受了这个更为广阔、充满悲欢离合的社会。在学校里,他阅读了莎翁、歌德等人的名著以及丹麦的古典作品,深深体验到写作的魅力。他突然清楚地知道他所要追求的“神灯”是什么了——那就是“文学”。只要有百折不回的勇气和一颗真诚易感的心灵,就一定能够攀上文学的顶峰。

1822年,几位评论家读到了一个叫《阿芙索尔》的剧本,这是一个冒失的年轻人送来的。剧本韵律不齐,有许多语法错误——当然,作者毫无修养是有目共睹的。不过且慢,这其中有许多火花真实地、生动地闪烁着,也许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可以给戏剧界带来点清澈的东西。于是剧本的作者,汉斯·安徒生被送进拉丁文学校深造,国家顾问古林先生为他申请了一笔公费以支付用度。

17岁的安徒生高高瘦瘦,坐在低年级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对他来说可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孩子们嘲笑他是乡下笨汉,因为他丝毫不懂上流社会的礼节,在他们眼里,他就是那只不受欢迎的“丑小鸭”;同时,那些繁复的拉丁文修饰语多么无聊:空洞的语言即使矫柔造作地装饰起来,也没有灵魂,而他必须背诵它们!

不过,经过考验和磨难,他总算在1828年通过了毕业考试。而且这几年中,他阅读了不少诗人和作家的作品,拜伦、海涅、司各特,他们才是真正的瑰宝啊!

在学校里,安徒生没有忘记他的创作,他的诗作《傍晚》和《垂死的孩子》发表在作家海登堡的刊物上,大受好评。1829年,安徒生的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公演,听着观众的喝彩,年轻的剧作家滚滚泪下——十几年前,正是在同一家戏院中,他曾受到尖刻的鄙薄和否定,而今天,他终于成功了,得到了公众的承认和欢呼。

“旅行就是生活”,安徒生这样说过。从1831年,安徒生开始了他第一次国外漫游,终其一生,他携着一把雨伞,一根手杖和简单的行囊访问了欧洲的所有国家,先后完成了《阿马格岛漫游记》、《幻想速写》、《旅行剪影》等作品,1835年,他带有自传性的长篇《即兴诗人》出版,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安徒生是诗人、剧作家、游记作者,他多才多艺,还剪得一手好剪纸。在纪念他的博物馆中,展出了他剪的各种图案,有挂在圣诞树上的舞蹈者,有各种花卉和动物,甚至大门上的门徽,也是他的人头剪纸。

但童话是安徒生一切创作中的。1835年,安徒生写信给女友说:“我要为下一代创作了。”从自己的童年体验中,安徒生深深理解穷苦孩子生活的寂寞和痛苦。他认为,在诗歌的领域中,没有哪一样能像童话那样无限包容。童话,会给孩子们一点快乐、希望和教益吧?他开始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

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本童话集问世,其中收入《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婉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四篇童话。这些童话来自安徒生自己的人生经历,“它们像‘’一样藏在我的思想中,一股涓涓细流、一束阳光,或一滴苦酒,就能使它们破土而出。”

从这一年起,每一个圣诞节都有一本新童话来到孩子们身边。他整整写了43年,直到生命结束共创作了168篇作品,那诗一般的语言、宛转曲折的情节,使他的童话在他生前就已成为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读物。“丑小鸭”、“坚定的锡兵”、“野天鹅”、“夜莺”……他赋与一切事物鲜活的灵魂,让它们歌唱。他把它们献给一切人——孩子们为那奇异动人的故事而神迷;成人则徘徊在他深深的人生哲思之间,流连不去。

安徒生的童话中不仅充满了奇异的梦幻般的火花,而且这位从苦难中生长起来的作家对劳动人民和那些生活在痛苦中的孩子也寄予深切的同情。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整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划燃一根根火柴,在微光中,她幻想着圣诞夜的欢乐: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身上插着刀叉的烤鹅冒着热气蹒跚走来……可幻景一闪即逝,元旦的清晨,人们发现她已冻死街头。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同样的孩子赤足冬夜,安徒生没有办法解决这深刻的社会问题,只好带着深深的悲哀寄希望于天国。

安徒生晚年有一篇最长的童话《的贝儿》颇具自传色彩。童话的主人公贝儿一生追求至美,追求充满美的艺术境界,当他成功的时刻,当观众们向他欢呼的时刻,当他心爱的女孩将花束向他抛来的时刻,“像索福克里斯在奥林匹亚竞技的时候一样,像多瓦先生在剧院里听到交响乐的时候一样……他心里的一根动脉管爆裂了。像闪电一般,他在这里的日子结束了——在人间的欢乐中,在完成了他对人间的任务以后,没有丝毫痛苦地结束了。他比成千上万的人都要!”这正是安徒生自己一生的追求。

安徒生并不漂亮,而且并非出身名门,在女性面前,他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求学时,他生活在古林家人之间,古林先生的女儿,温柔美丽而又具有很深文学修养的露易莎·古林深入了年轻人的心头,他爱恋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鉴于以往与女往的几次失败,安徒生不再希望人们知道蕴于他心中的爱情,哪怕是一点痕迹。但炽烈真诚的感情是密封不住的,它在童话湿润的氛围中绽开,凝成了凄凉美丽的《海的女儿》。

在童话中,那位优美、高贵、智慧的王子就是露易莎的化身;而安徒生自己,则是远远望着他的海的女儿。美丽的小人鱼天真、善良、无私,她浓郁的爱情如此坚韧而纯净。她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追求生命中那件最宝贵的东西——灵魂。这也正是安徒生艺术上的追求——永恒的、真挚的、人的灵魂。

游记的题目可以怎么取

歌曲:月牙湾

歌手:F.I.R 飞儿乐团

专辑:爱·歌姬

语言:国语

唱片公司:华纳国际音乐

时间:2007.9.28

介绍:新专辑《爱·歌姬》将与以往不同,在韩国录制,里面会有3个人不同层面的表现,包括个人单独表演的原素,将会尝试让Faye、阿沁表现自我风格。

月牙湾歌词:

梦想穿过了沙粒

带着我们的记忆

我从半路看回去

这秦关漫漫好蜿踞

梦想穿过了西域

包含了多少的彩衣

埃及像一本游记

我会找寻它的密语

看 月牙弯下的泪光

在丝路之上被遗忘

是谁的心啊

孤单地留下

他还好吗

我多么想爱他

那永恒的泪

凝固的一句话

也许可能蒸发

是谁的爱呀

用泪水坚强

今生呼唤

就让我融化

那一滴雨水 演化成我翅膀

向着我爱的人

追吧

最新音乐尽在

梦想穿过了西域

包含了多少的彩衣

埃及像一本游记

我会找寻它的密语

看 月牙弯下的泪光

在丝路之上被遗忘

是谁的心啊

孤单地留下

他还好吗

我多么想爱他

那永恒的泪

凝固的一句话

也许可能蒸发

是谁的爱呀

用泪水坚强

今生呼唤

就让我融化

那一滴雨水 演化成我翅膀

向着我爱的人

追吧

最新音乐尽在

是谁的心啊

孤单地留下

他还好吗

我多么想爱他

那永恒的泪

凝固的一句话

也许可能蒸发

是谁的爱呀

用泪水坚强

今生呼唤

就让我融化

那一滴雨水 演化成我翅膀

向着我爱的人

追吧

希腊游记的作品原文

精炼而有吸引力的地点描述、强调个人体验等方面来取名。

1、精炼而有吸引力的地点描述:选择一个特定的目的地或景点,用简洁而有吸引力的词语来描述,例如:“迷失在热带天堂:巴厘岛之旅”或者“探寻古老之都:埃及金字塔的奇幻之旅”。

2、强调个人体验:在旅行中有了独特或难忘的经历,可以将其作为游记的焦点,例如:“冰雪与奇迹:北极光下的挪威之旅”或者“穿越时间的徒步旅程:在印加古道上的探险”。

长城游记

其在北者稍粗豪,群山奔走,龙飞凤舞。至极南之端,以渐淘汰其粗,则秀美而稍特,独臻其胜,东坡诗所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矣(5)。况又与海波相映带,遥遥二千里,如美人照镜,罗袜凌波。而雅典都邑,三面半环山,惟西南一角临海,尚有小冈障焉。以山为郭,中开数十里平原,而郭中冈阜耸起,皆山石嵯峨,绝无平迤冗沓者。北有崇山中穿至城中,突起石冈,高十余丈,曰“厄岌坡利士冈”(6),为京城之镇,气象駊騀(7)。古寺庙议院胜迹,多在其颠麓(8),王宫在其前。

吾乘马车登冈颠而望全城,侧睨海波,俯瞰邑野,群山嵯峨而合抱,海水喷激而飞扬。西南一冈,为囚索格底之狱(9),冈外海角名“沙林士”,即昔战拒波斯,大坏波人军舰数百艘,大流士王逐遁(10)。夫以百万之师船,临蕞尔小国之京邑(11),而雅典能以数百万之众破之,用以保其文明,导扬光大,而传于欧土,雅人虽文乎?其武功之盛,惟项羽以三万人,破章邯百万之师可比之(12)。嗟乎,岂非山川奇秀,吞吐海波,有以致之耶!

迄今登冈顾盼,古堂遗庙,败堵危墙,壮丽遗模,林立可指,郁郁多在,历世多祀,垂二千余年,金石不刊,巍峨犹昔,尚想其制作之伟盛,政俗之风流,令人慕仰徘徊,摩娑感慨于不尽(13)。盖雅典人以美为大义,夫美者情之所爱乐,号称圆首方足含识之论(14),孰有好恶而憎美者?墨子至仁矣,然尚俭太过,庄子以为其道太觳(15),失天下之心,天下不堪,故去王远。孔子以人为道,故以文为尚,是以其道能行。盖文者美也,美之为义,于文之中,又充实华妙中于人心焉。盖文之至矣,安得不为天下后世师乎?

盖雅典之山川至美,又有海波浩荡之,故其人之物义理(16),以美为尚。夫人类之生,多本于山川之观感,如生于沙漠及卫藏地(17),虽有聪明俊智之灵,岂能为文美之制作乎!中华、印度皆大陆,巴比伦、埃及皆江流(18),其人文美之好尚,必不如海波潏渺之岛国,为尤华妙矣。况希腊后起,兼有埃及、巴比伦、亚述、非尼士之文明(19),易于踵事增华乎(20)!故雅典之文明,皆雅典之地为之,非人力所能强致也。今虽枯山瘠陆,广地不毛,而它日气运转旋,必有复荣之候,雅典重生,未必无日,但必非今日,而在千数百年后耳!

厄岌坡利士冈,全石,顶平麓峭,古迹大者,萃聚于是。四千年前,巴拉士觐始作庙冈颠,古名诘伋比亚。车至山上稍平,即为庙门,历崇阶七百级,乃至颠。左右廊门如二柱,迫住迦拉厘所作,在西历前四百四十年,当吾春秋末也。左为厄天拿观,石壁颇完好。前廊四柱,盖纪三战功之观也。一胜波斯,一胜玛拉章,一胜斯巴达。于此俯望,城闉广密(21),山海雄奇,最胜矣。

入正门之左为噫叻地庙,古祀雅典之首王者,左有五柱,横楣尚完,前后半垣颓,惟前亭四柱,刻人像为之甚精,今欧洲宫室伟丽者,刻柱为像,即仿此也。此行数十步,至高平顶处,为扒地嫩庙,堂皇宏壮,方广十余丈,每行十八柱,柱皆伟大莹滑,盖雅典之最瑰构矣。各庙皆用文石极精,皆取材于编梯利觐大山,盖冕呢华第八所作也。此为雅典最高处,周望都邑,山海尤胜,如京师之煤山,钱塘之吴山,吾粤之秀山,桂林之独秀山,福建之乌石山矣(22)。此庙数千年犹完好,其稍坏者则数百年,郅那华人来攻,炮弹所败者也(23)。吾徘徊览眺,感不能言矣。议院亦在此冈麓,今会坏矣。以冈为基,仅存石址十数级,甚峻。上平台,正面左五级,右,又左右为议屋,此院虽坏,而基址完好,盖大地民权国会之先师,最为可珍,亦以此为基者也。登此乎如见梭伦诸贤抵掌高议之丰焉(24)。

希腊以富级为议员之例,虽似不平,然亦权利义务之至论也。且贫民为农工者,未必通政治,若平等行之,恐成暴民之政。今南美共和国多大乱,惟智利以富级为政独能治,盖师希腊也。然共和民权,只易行于小国,故卢梭谓(25):“共和政宜行于二万人之国。”故希腊之能创民权政治者,实即希腊能之,若吾中国之大,虽有圣者善政,必不能创此义。盖希腊蕞尔,已分十二国,国小而民寡,又多富民秀民。地僻于海岛易守,国小则易于交通,民寡则易于聚集,富民秀民多,则其势平等,而难以一人行专制。即如今者,瑞士以二十二乡合国,只立议长,不设民主,而能治安也。又如意之非尼士、佛罗炼士、郅那华,德之汉堡、伯雷问、吕壁(26),皆自然创立民主国,亦以地小民寡故耳。

若吾中国,自黄帝时即已征服万国而统一之,泱泱大陆(27),比于全欧。令立民主乎?则道路不通,纪纲不立,中国反不能强,不能安,而为人所弱,或分乱成多国久矣、数百里小岛与数万里形势至反,故政法亦至反,惟其相反,是以各得其宜。若今日之宜行国会,实因物质发明,铁路电线之缩地为之,此又与旧地相反,而政亦宜反矣。或者徒以近事责古人,则未知事势也。然民权国会公理也,义之至也,势所必行也,但待其时耳。今乃其时,于是希腊之政法,遂为法于天下。

环厄岌利士冈之上,分为罗马戏场,在西历前四百五十年,曰:“噫罗爹士厄的哥士”,高五层,自冈足至颠,今其下三四层,多有存者,列如城门,尚百数十户,皆圆拱式,石壁巍峨,刻画精工,其规模之大,令人惊叹。其旁为绥士庙,十二柱甚完而壮,柱上横楣亦完好。庙旁为希腊大戏场,乃西历前五百三十年,亦依山为之,其零石断碣败柱无数,有石几甚完好,石多刻像,多完好而精美者。其巴孤士酒神石十二像,坐立跪各精妙,摩娑不尽。

议院冈外之石冈,横亘如平台,削石成壁,古为狱室,其梁之孔犹在,即囚索格底死是间。狱开三户,中户大,左右长方户,有铁柱,左方户十三柱,二横,中户十五柱,四横,右方作铁栅可开,其中以现成石室为狱室,阴阴袭人,想见索先生之惨也。抑索先生为学不厌,诲人不倦,明其明德,至今数千年,尚放大光明。人谁不死?如索先生亦何尝死乎。索像奇瑰,而头甚大,匹布缠身,行滕缠足,希腊之服,几似印度,太不文明,故罗马从之,亦极不文明,盖地太热故也。

有文石大戏场,长六百五十丈,层高一百三十五级,可坐四万八千人,乃西历前三百五十年者。其旧石多为突人取去,今新修之费凡三兆。嗟乎!希腊二千余年前之戏场,宏壮已如此,今全国各地戏场,纽约巴黎至大,仅坐二万人,无有能坐其人数之半者。而彼在远古时,合群之大,行乐之盛,已如此,诚令后人惊艳。盖欲致地方之美盛,非大行地方自治不为功,尊而优之,俨成国体,当其沃土近江海者,其盛不可思议。观于意之非尼士、佛罗炼士,德之汉堡而可推矣。吾国土地既大,而州县之治最与相反,盖县官至卑,科举太少,受治数重,而不能自立,民愚而卑,日趋陋僿乔野(28),亦与自治之小国成反比例也。

道有华表,屹然数丈,下方中六角,柱上平台,又上作数尺,柱花为三足碟,铁栅护之。是何物哉?则戏园赏物之盛具也。一戏之美至微矣,表之于众以荣之,盛饰其华表以重之,其效如此。然而美术之精,即由此起,人民之乐利,亦由此生,遂以音乐戏曲为全欧导师,余波及于大地矣。

中国以尚俭为俗,必恶其为*乐无度矣。相反甚远,无得而称焉。盖以农为国者,必尚劳俭;以工商为国者,必尚奢乐。而大陆国必以农立,海岛国易以工商著,亦根于地势不得已也。惟人道进化,必以文明为尚,文明则必以奢乐为表,若以少数豪贵,最极奢乐,则有败亡之虑,故君子戒之。然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若与民同乐,举国皆富,凡民皆乐,同能审美以致文,则公理之至也,非奢也。今万国并较,若以尚俭为俗,其道太觳。吾中国宫室道路,皆不修饰,器用若窳(29),徒令人轻笑,比于野蛮,无治术甚矣。

众拉觅碑长方丈许,有盖,制似中国。盖上刻巨石兽如熊,下护石壁,二千余年完好无少缺,文亦存,真可宝也,其旁碑柱屹然无数,雅典古物,以此为最珍异矣。

非罗拍皮士华表三层,下大上小,以一大石为之。中有横象,刻人马,顶为二龛,左圆大者一象盘坐,首断矣。右方者象垂足,石与刻皆精美甚。

风神塔六角,崇二丈,下三阶,顶数尺,刻人物,画甚完好而精美。其象逼真欲飞,余石皆磨滑晶莹。

右三事皆二千余年至完好精美者。

(节选)

游记|回味英伦的足迹,伦敦Ⅱ

长城游记1

 放期间,我冲着王昌龄的那首《出塞》去寻长城了,出发前爸爸用手机查询了一下路线,回答是:“路又远还堵车,再说也没什么好玩的,去别的地方吧。”可我还是想要去看看,便央求他带我去,爸爸最后对我没有什么办法便答应了我。

 就这样,我们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准备一些吃的便出发了。在路上也没有堵车,看见路旁的景色心情大好,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到了。我猛一抬头,看见门上有一块石板上面刻着“八达岭长城”几字,它是京北第一屏障,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长城修建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东西南北交错,绵延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

 “不到长城非好汉”八达岭长城是古今对外各界人士到北京游览的必到之处,多少世界知名人士来到八达岭长城一览这里的山河秀色。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大都建在山脊最高处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塑造出奔腾飞跃,气势磅礴的巨龙,从我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万里长城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百座敌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势更显得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

 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见证,也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好了,这次旅行就让它圆满结束吧!

长城游记2

 说到我国的伟大建筑,你们一定会想到长城吧?这不,为了一睹长城的风,我去了我国的首都:北京!

 来到北京,我们在6点多的时候去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升旗,据说每一次升旗都要换一面新的五星红旗呢!升旗开始了,哇,他们走得好整齐呀!庄严的升旗仪式结束以后我们吃了一点饭菜就去参观MAO的遗体了!啊,伟大的LD,你永远都是我们最敬佩的!

 终于要登长城了!我的心情非常的激动,导游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了长城: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据20xx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中国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埃及金字塔等是中古世界八大奇迹之一。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国的长城可真是历史悠久呀!不管那么多了,开始爬吧!我们经过了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并且还在那里留了纪念,开始爬长城了,才刚爬了十分钟我就累得不行了:“真不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把长城给造出来的,真是佩服他们呀!”“是呀!我们的祖先没有靠任何的东西,完全是用手给搬上来的,即使这样,他们还是造就出了万里长城!”妈妈感叹道。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对我们的祖先充满了敬意!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原路返回了,因为长城实在是太长了,所以就返回了,下了长城,我的脑海里还在回忆着妈妈的那句话!

 这是我的游记,也是大自然给我上的一堂课!

长城游记3

 人们常说,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2万。今年五一春,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抬起头来仰望,长城一望无际,气势非常的磅礴。

 我们乘上缆车就来到了长城上。站在长城上,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披着铠甲的武士,穿着红袍,好像随时要上场冲杀似的。我们往前艰难的爬行,长城的路十分崎岖,我们费了好多的力气才来到了第一个炮台。站在炮台上往远处望,山上的云雾仿佛给长城披上了一层薄纱。张开双臂,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爬着爬着,我们来到了最陡峭的一段,我看着那非常高的长城,几乎垂直180度,我顿时泄气了,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爬了。”爸爸鼓励我说:“我们来爬长城,就是要爬这一段,只要我们能登上去,就算是好汉了。”我心想:“这么高的山,这么陡的坡,万一我摔下来怎么办?”爸爸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儿子,没事,我在后面保护着你。”我鼓起勇气,奋力的往上爬,最后,三个台阶了,耶,我终于爬上了。在我的坚持不懈下,我终于爬上了最陡峭的一段长城。

 最后我拿到了好汉证书,并且还拍了一张照留念,这一张照让我懂得了,爬长城就是要不怕辛苦不怕劳累,要向古代劳动人民那样创造出自己的奇迹。

长城游记4

 记不清哪一学期学过“长城”的相关知识了,当时我就想:要是能登上长城那该多好啊!它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呀。

 今年暑我终于有机会目睹长城的风。

 来到长城脚下,发现有个“八达岭熊乐园”。三三两两的熊坐在高高的架子上,周围没有树,它们热死了。有一只熊憨态可掬地躺在那里抓痒,吐着舌头喘着,如同一只口干舌燥的狗。

 穿过乐园,我们开始登长城,长城分为三部分,关隘、城墙与楼台、烽燧。长城的墙外高内低,外墙上有枪洞和架炮的凹槽。我沿着墙体边走边看,时而拍拍照,时而对着天空呐喊,活像一只猴子。

 渐渐地妈妈和小妹妹们跟不上我了。这时候,长城和地平线接近80度角,只有我和小姑爬地动,我们两个像小蜗牛似的坚持不懈的爬着。经过了半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爬到了长城最高处-----好汉坡。从坡上俯视山下,汽车小的像只甲壳虫,行人小的像只蚂蚁,他们在那儿卖力的扭动着;山变矮了。这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呀。长城就像躺在山顶上的巨龙,蜿蜒盘旋,气势磅礴;远处的河流像一条玉带,与长城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下城途中,我们看见了长城墙外有一些果子,我下去摘了些品尝了一下,味道有酸有苦,比黄连还难吃。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现在已经是好汉了!小鸟为我唱歌,似乎夸我们好厉害;小树为我们跳舞,好像在庆祝我们成功;小草向我

 们点头,似乎在告诉我们是好样的。

 长城,中国的骄傲!

长城游记5

 亲近长城

 以前我只是在别人的嘴里,或者报纸杂志上了解过长城,觉得长城美丽壮观,但从没有去过长城。今年寒,我到了北京,终于可以亲近一下长城了。

 来到长城脚下,抬头就看到了这雄伟的长城,古人真厉害啊,他们是怎么把一块块砖运上去造出这美丽壮观的长城的呢?

 沿着台阶,我们一路走一路看,我看到城墙两边总是有规律地分布着个个小口子,爸爸告诉我,这是城墙的射箭口,古人在打仗时就是从这个射箭口把箭往关外射的。我一边听一边看,马上就走到第一个“碉堡”—烽火台。爸爸又告诉我,这个也是为战争服务的,古代通讯不发达,信息传播很慢,在敌军入侵时,战士们就会在第一个烽火台上点上火,隔了很短距离,第二个烽火台的战士看到了烟火,也就赶紧点上火,这样一个个传递下去,所有的烽火台上都浓烟滚滚,就会集中兵力,做好迎战的准备。说到这些,爸爸又给我讲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出了第一个烽火台,我和爸爸继续往前走,我又发现在城墙下面有一个方形的小洞。“这个又是干什么用的呢?”我指着这个小洞问爸爸。“敌人在打仗的时候不是得爬上来吗,古人造这个洞就可以把手伸进洞里,推到敌人架上来的,把敌人赶下去。”“古人想得可真周到呀!”我感叹道。经过好几个烽火台,我又发现了一个小洞,而且还连着一个小沟渠,原来这里是用来排水的,这样长城上的雨水就不会积起来了。

 我们走走歇歇,一直走到了最高的第八个烽火台。站在寒风中,我回头望着那蜿蜒曲折的长城,紧贴着烽火台的砖块,觉得自己真的已经融和在长城中了。

长城游记6

 那是一个可爱又炎热的夏天,我们来到北京游玩,长城游记作文。既然来到了北京,当然要参观一下宏伟壮观的长城了。

 早晨5点钟左右,东方的天空还有些暗,空气清新湿润,吸一口,还有一丝甜味儿和一点凉意。伴着晨光,我们来到了长城。静静地站在那儿,耳边没有喧嚣的吵闹声,没有汽车喇叭的怪叫声,只有晨风在你耳边低唱,替你吹里有点散乱的头发。几只早起的鸟儿在你周围的树上鸣叫,它们好像不愿打扰你似的,瞪着黑黑的眼睛出神地看着你,偶尔叫上一两声,。过了许久,便开始了“大合唱”,我们伴着吵闹声进入了长城。抬头望去,宛如巨龙的长城盘踞在青山上,树木环抱,高耸入云,我激动不已,连忙伸出了脚,迈出了长城的第一步。

 我们爬啊爬啊,台阶变得越来越来险,坡度变得越来越来小。当爬到一半时,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当我俯望大地时,眼前的景象使我忘却了疲劳,让我沉浸在这份美景之中:下面青山碧邻,云雾飘渺,只见几只鸟儿在飞翔,划过碧空。眺望远方,北京城尽收眼底,高楼大厦矗立在空中,金碧辉煌,鳞次栉比。一阵微风吹过,轻抚世间的一切事物,多么富有诗意啊!是那么惬意的啊!又过了一会儿,我们终于爬上了长城的最高点。这里风光更加秀丽,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我居高临下极目眺望,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只见群山苍翠,葱笼青郁,长城在叠翠而险峻的山上,迤逦远去,一直伸向远方,与碧空相接,更加显得气势磅礴。现在我看它,不仅仅是翘首欲飞,而是一条有生命的、探首天际的巨龙正在翻山越岭向前飞腾。

 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我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汉啦!

长城游记7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参加北京体育小明星夏令营活动吗?那是因为我想去我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中国万里长城。以前,我觉得长城没什么大不了,直到我学了《长城》这一课里的句子:“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海山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我日思夜想,梦想着我有朝一日去游览壮丽的万里长城。

 那天,我们很早就出发了,听导游说八达岭是长城保存得最完好的地方之一,来到八达岭脚下,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哇塞!远远看去,长城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地,在登长城的时候,我觉得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着我向上攀登,走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来到了长城八达岭上!站在上面,我仔细地往下一看,发现长城脚下一片“小蚂蚁”缓缓地移动,像微风掠过的草原,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顾不上休息,我走近墙头,发现长城的砖头之间竟然全是泥巴做成,没有用一点水泥!经过了五百岁月的风风雨雨,居然还保持得这么完好,可想而知,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智慧和血汗啊!突然,我想起了长城美丽而凄凉的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

 长城有非常多的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像碉堡一样,似乎注视着祖国的一草一木。我听导游说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烽火台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

 今年的暑,我很自豪,因为我去攀登了中国的万里长城。

长城游记8

 暑,我来到北京游玩。北京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提起北京,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长城了。

 长城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修筑的军事工程,东西绵延数千米,又名“万里长城”。所谓“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一定要当好汉,于是我来到了八达岭长城。

 我来到长城脚下往上一看,啊!连绵不断的长城就像一条盘绕在青山绿水上的神龙,真不愧有“万里长城”这个称号。我迫不及待的`来到索道处,“哇!长城好汉真多呀!”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惊叹,等待坐索道上长城的队伍一直排到山脚,真像一条“小长城”。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坐上了索道,从缆车上往下看,是茂密的树林和陡峭的石壁,我感觉自己在飞,中国古代入侵者要翻上长城是多不容易呀!我忍不住要为古代祖先的智慧叫好。

 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长城上。长城上有几个大洞,因为长城倾斜的厉害,感觉自己会像皮球一样滚下去,我赶紧抓住了那几个大洞,又仔细一瞧,哦,原来是古时候打仗时士兵射箭的箭垛。这时很多人向山顶的烽火台登去,我们也试着爬了一下,可前面是“人浪滚滚”,我们拍了照留下纪念便返回了。

 虽然我没能爬上好汉坡,不过我很高兴,我也登上了长城的百分之一。哦!现在我连做梦都想再去长城一趟呢。不过,我不希望还是这么多人,我真担心,有一天长城会被踩平,我们应该更好的保护人类的遗产。

长城游记9

 记不清哪一学期学过“长城”的相关知识了,当时我就想:要是能登上长城那该多好啊!它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呀!

 今年寒我终于有机会目睹长城的风。

 来到长城脚下,发现有个“八达岭熊乐园”。三三两两的熊坐在高高的架子上,周围没有树,它们热死了。有一只熊憨态可掬地躺在那里抓痒,吐着舌头喘着,如同一只口干舌燥的狗。

 穿过乐园,我们开始登长城,长城分为三部分,关隘、城墙与楼台、烽燧。长城的墙外高内低,外墙上有枪洞和架炮的凹槽。我沿着墙体边走边看,时而拍拍照,时而对着天空呐喊,活像一只猴子。

 渐渐地妈妈跟不上我们了。这时候,长城和地平线接近80度角,我和爸爸像两个小蜗牛似的坚持不懈的爬着。经过了半个小时的努力,我们全家终于爬到了长城最高处—–好汉坡。从坡上俯视山下,汽车小的像只甲壳虫,行人小的像只蚂蚁,他们在那儿卖力的扭动着;山变矮了。这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呀!长城就像躺在山顶上的巨龙,蜿蜒盘旋,气势磅礴;远处的河流像一条玉带,与长城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下城途中,我们看见了长城墙外有一些果子,我下去摘了些品尝了一下,味道有酸有苦,比黄连还难吃。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现在已经是好汉了!小鸟为我唱歌,似乎夸我们好厉害;小树为我们跳舞,好像在庆祝我们成功;小草向我们点头,似乎在告诉我们是好样的!

 此时,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放开喉咙高声喊道:“长城,中国的骄傲!”

长城游记10

 5月1日,我和爸爸、妈妈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慕名前往举世无双、闻名天下的长城,一览它那雄伟挺拔、气势恢弘的威武身姿,坐在汽车上,一路风景如画。临近八达岭,只见莽莽苍苍的长城蜿蜒盘绕在山梁上,像一条伏卧在崇山峻岭的巨龙,翘首欲飞!

 听爸爸说,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楚、魏、燕等国为互相防御而建筑的;秦国统一中国之后,便把这些长城起来,形成了绵延近万里的万里长城。巍巍长城经理岁月的风风雨雨,度过了20xx多个春秋,这不正是古老中国悠悠几千年历史的象征吗?

 登上长城,抚摸着风雨剥蚀的城墙墙身,我几乎惊呆了:城墙竟是用如此巨大的条石和城砖构筑而成的。俯视女儿墙下,少说也有6、7层楼那么高。举目眺望,山势险峻,有的地段简直如站在峭崖边。手扶城墙都不敢探出头来望望那无底的深谷。遥想当年,古代人民是如何将这么重、这么多的砖石搬运上山,又砌在这险要的地势上的呢?如果说这是一个谜的话,那么有一点不是谜倒是可以肯定的: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契机,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成墙上铺着方砖,平坦宽阔。可供5、6匹马并排奔跑。城墙外侧有垛口相连,更显几分为伍。在长城上,差不多每隔400米,就有一座烽火台,远远望去,如同一支支匕首直插云霄。烽火台下层大约四米见方,上层是平台。我和爸爸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一个劲的向上爬,一鼓作气登上了长城北端的制高点,特地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前留下了英雄照。

 登高望远,长城渐远渐隐,在蒙蒙细雨中融入天际。这气势磅礴的画卷令我思绪翻腾,我似乎觉得我们的祖国就像长城一样,千年永存,威武昌盛!

长城游记11

 今年暑,我和长辈们梦寐以求地来到中国的首都——北京。

 从北京城到长城脚下需要1个多小时,虽然说是坐在客车上,可我的心却早已飞出了窗外,到了长城。我只在书本上读过长城的课文,只在电脑上看到过长城的。我在脑子里大胆地想象着长城,那长十万三千多里的长城;那高大的长城;那气魄雄伟的长城。

 突然一个人大叫一声:“啊!长城。”这才把我的心唤回来,我转头朝窗子一看,这一幕我惊呆了,难道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长城吗?这几乎超出了我的想象,不对,这不是“几乎”,而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被惊得合不上嘴,说不上话来

 它是那么长,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城墙有一米多高,城墙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的。

 长城顺着山脊一直延伸到天边。长城两边一片翠绿,显得庄重美丽。广场上的汽车像甲头一样聚集在一起,房屋行人也小了许多。长城上,中外游客形成一股人流,不断掀起层层人浪,拥进远方····

 长城显得那样沉静、那样庄严。它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卧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上。当时我的心情也受长城的熏陶变得如此沉寂。

 我随着“人浪”登上了长城。我的脚一步步落在那坚实的城砖上,想到古代人民劳动的情景。我的手一次次触摸那凹凸不平的条石,内心是如此激动,我感谢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额的眼睛一次次看那石头的灰色,心里不由自主感动起来。那一条条的石块经过风吹雨打,那或深或浅的痕迹一直刻在我的心间。

 古代人民一双双手搬着石条,那排着长长的对伍,哎呦!哎呦!地搬着。

 啊!我看见了······我听见了·······

长城游记12

 在暑里的一天,爸爸带我去郊区的朋友家里做客,听说那里的长城风景很优美,气候也很凉爽,于是早晨我们便出发准备登古北口长城。

 登山之前爸爸告诉我古北口长城是个很残破的野长城。我们来到了山脚下,看到荆棘密布,杂草丛生,唯一上山的小山路也被半人高的杂草掩盖,这时叔叔手持木棍,在前面探路,把杂草拨开,我们跟在后面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由于一块块岩石堆积的小路崎岖难行,所以我还没爬到半山腰时就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我心想如果放弃的话,大家肯定都很失望,可是我又感觉很难坚持下去了,这该怎么办呢?忽然一个温柔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加油宝贝,你一定要坚持爬到山顶!”爸爸鼓励我说:“看到那里有个小炮楼了吗?那里不仅很凉爽,景色还十分壮观,在那里你才能欣赏到千姿百态的长城啊!”

 我不由得对爸爸描述的景色向往起来,他带领着我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一边往上爬,我还拿出爸爸的手机边走边拍照,那里的一草一木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一阵风吹过,树木还沙沙作响呢,就像一个个演奏家在演奏着动听的乐曲,慢慢的我就忘记了疲劳。不知不觉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地登上了顶峰。此时大家都赞叹地说:“你真是太棒了,真没想到你也能跟上我们的步伐!”我从山顶往回看刚才走过的小山路,这么远啊,我都难以置信自己能爬到这么高的山峰上,我真的很自豪!

 通过这次经历,我明白了做每件事情开始时可能都很困难,但是只要你付出努力,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长城游记13

 暑的天,妈妈带我去北京爬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记得那天,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我们随旅游团坐车出发了,到了长城山脚下,我抬头往上望:长城蜿蜒起伏,如巨龙盘绕。爬长城的人不计其数,看到我眼花缭乱。听导游说:“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段,这段长城用巨型花岗岩条石和大型城砖砌成,海拔千米,是古代军事驻防重地。”导游又说:“是男子汉的跟我爬长城吧。”

 我们行几十人拥而上,开始爬长城了。长城石阶级级的,又高又陡,上城路段比较多,每走段石级就有个烽火台,走进烽火台又阴又凉,非常舒服。看看爬长城的游客,有老人、小孩;有学生;有外国旅客……他们个个满头大汗,位非洲黑人叔叔累得气喘吁吁,坐在石阶上休息,位外国游客看我走得又快又稳,向我竖起了大拇指。不知走了多少级石阶,不知过了多少座烽火台,我还只爬了半,已经筋疲力尽了,真不想爬了。这时,我想起了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顿时,我浑身充满了力气,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长城顶峰,站在峰顶远望,群山耸立,连绵不断,长城从远方云岗深处奔腾而来,不见首尾,真是山河壮丽,气象万千。我兴奋地喊道:“我终于爬上了长城了,长城,我为你骄傲!”我和妈妈在好汉坡首合影留念,并在长城纪念卡上签下了好汉名。

 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我为我们祖国有这样雄伟的建筑而自豪。从现在开始,我定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长城游记14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课文中的长城是那么雄伟壮观,那么气势磅礴。登上长城领略它雄伟的风姿,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向往。

 暑里,我满怀着期盼,来到了长城脚下,不禁为之一震。抬头仰望,长长的城墙静静地卧在层峦叠嶂的群山之上,若隐若现。仿佛在等待着我们的到来,向我们倾诉那悠久的历史。

 跟着人群,手扶巨大的墙砖,沿台阶而上。山势越来越陡峭,我的脚步也越来越重,跨过一个又一个高大的台阶,我终于登上了第一个烽火台。置身其中,呼呼的风声,好似士兵们的呐喊声,向远处眺望,每隔一段长城就有一个烽火台,仿佛在传递着战报。

 “不到长城非好汉!”怎能不上“好汉坡”呢? 我继续向着目标进发,爬过一道道斜坡和近乎垂直的台阶,我几乎用尽力气。那长长的台阶似乎对我说:“加油!加油!”在为我呐喊鼓劲。稍稍休息一会,似乎一下子又充满了力量,紧紧攀住身旁的栏杆,踏着坚定的脚步。我终于来到了好汉坡,滴滴汗水充满着胜利的喜悦,踏着脚下的方砖,抚摸着沧桑而又坚硬的巨石。向远处眺望,高低起伏的山脉在绿树的笼罩下,气势恢宏,城墙沿着山脉向远处延伸,一望无边。忽然间,觉得天是那么广阔,地是那么远大。

 微风拂面,不禁让我想起,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劳动人民就能建成这样气势雄伟的长城是多么不容易啊!需要凝结多少的血汗和智慧?长城,中华民族为你骄傲!我们也因你自豪!做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也一定会勇于攀登,战胜困难。

 长城之行,不仅让我领略到它雄伟壮观的气魄,中华民族坚韧的精神更时刻激励着我奋勇前行!

长城游记15

 我们在北京旅游时,来到了北京著名的景点——长城。

 导游带着我们从车上下来后,立马感觉一股股寒风十分刺骨,忽然,一阵大风刮来,把我吹得不免右左摇动了几下,我连忙带上手套,棉帽,才能勉强抵住风寒,我跟着导游,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爬了一会儿后,我看到了山上的长城,就像一条蛇蜿蜒盘旋在山上,长城高低起伏,我的心里打起了退堂鼓,默默想:长城这么高,不知我能不能爬上去呢?最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好汉!我开始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长城。可是,才刚走了一会儿,大家就累得直喘气。累得气喘呼呼的妹妹干脆手脚并用“爬”上了长城。等我们“加完油”后我和妹妹就立马出发了,我扶着铁杆子,迈着大步往上走,站在长城上,往远处一看: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山,我不禁想:连爬长城都那么累,那些建长城的要来回跑,肩上背着重重的石头。我眼前的长城忽然浮现了一幅景象,有的人烈日下搬着一块块大石头,有的人肩上已经磨出血泡,有的已经累得走不动了,却还是被人逼着,背起一块块大石头,在这过程里,不断地有人倒下。我顿时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感,敬佩古代人民的力量,更敬佩他们为了保护国土,不惜一切付出血汗,生命,最终建了古代智慧的结晶——长城!

歌词里有,给他的那些问题是出自哪首歌

前两天读了《伊斯坦布尔期》,勾起了在伦敦和伊斯坦布尔两座城市的回忆。翻看当时旅行时拍的照片和游记,种种感觉涌上心头。两个国家,去的也不止这两个城市,所见的也不只是风光,还有那里的人们。回忆这些,连那里的风的味道都能记起。我想把当时的游记整理一遍,给自己留一份纪念。

我于2012年国庆期间前往英国,那时还是单身,也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只有一台佳能的数码相机,拍照技术也不够好,拍出来的照片非常一般。那时没有公众号,也不知道玩博客,写的游记只是发布在QQ日志上。当时写得非常朴素,却洋溢着兴奋和满足。那种感觉好像之后就不再有过,可能是因为那是自己第一次走得那么远,旅途中大部分也是一个人。整个旅程,头尾10天,2天在飞机上,游走的只有8天。时间虽短,我已经非常满足。中该去地方都去了,不在内的也去了。最后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了国。

那次旅行要特意感谢我的表姨Maggie。虽然她是我的姨辈,只是比我大两岁而已。她在我游历英国这些天细心照顾我,为我提供住所和可口的中国饭菜。林语堂曾经说过:?“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请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这显然只是男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也突出了英国乡村是多么让人向往,只是还得附加很多条件。对于我来说,只要有中国饭菜就足够理想了,所以我那8天的英伦之旅,真的很理想。

游记一共有7篇,如无意外会每天发一篇。

第一篇:《 游记|回味英伦的足迹,伦敦Ⅰ 》

经过第一天的独自出行,Maggie和姨丈对我已经有信心了。我自己也信心满满,完全可以独立在英国瞎逛了。

睡到自然醒,天终于放晴,蓝蓝的天空,纯净到想大口大口地呼吸。虽然是10月份,可这里已经很冷,呼出来的气体都清晰可见。可能是生活在广东这种亚热带气候的地方太久,每到一个寒冷的、干燥的地方我就会特别亢奋,仿佛是唤起了一股久远的乡愁,恨不得吸尽所有的空气,恨不得让整个身体融入寒冷之中。这种感觉在北京和韩国也有过。读初中期间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去北方生活。这些莫名的乡愁似的东西,可能是人类本身对感官的渴望。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感官会有些迟钝,当不同的气候带来不同的气味时,身体活跃了,身心也跟着活跃了。那种感觉是品味到了世界的无限,这种无限拥抱了我,我愿意敞开我的胸怀去回应它,是和自然的某一部分一见如故了。

今天的行程是大英博物馆-贝勒比斯学院-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

每次出门都是先坐85路公车。到现在,那经典的伦敦口音报站声还历历在目。去的时候是这样的:85,to Putney Bridge。回的时候是这样的:85,to Kingston。每个“to”那儿都稍微停顿久一点。

在公车站上会遇到一些出行的人。他们的打扮都颇有品味,也许是肤色和发色的缘故,简单地围一条围巾都觉得很有个性。

出了地铁站,按着地图标识行走,清晰明了。在英国很少迷路,可能是他们的规划比较规整,街街分明。途中看见一栋大楼在维修,一点也不杂乱无章,一点也没破坏这栋大楼的美感,仿佛装修这件事在这里是在进行一场大型的艺术装置创作。

那时在英国到处可见自行车租凭点,国内应该是在2013年开始兴起的,当时还非常感叹如果我们国家有这样的服务就好了,如今共享单车遍地都是了。科技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变化的浪潮在中国远远要比其他国家要快。我想,当时我在英国看到的自行车租凭点可能到现在都还保持一致呢,发达国家的变化有些滞怠。

走啊走,终于走到大英博物馆了。门口矗立着罗马式的柱子,大气,庄严。这股庄严感让人心生敬畏,传达一种对先人、对历史的敬重。博物馆是一个可以连接过去的特殊场域,在那里你可以真切地看到人类的古往今来:几千年前人们用过的东西;甚至是那时的人(干尸和木乃伊);历史长河遗留下来的某系印迹;进化的过程等等。

大英博物馆是不需要门票进去的,要买个游览地图或者解说图就得要花钱了。我花了3.5镑买了本导览书。后来发现,语音导览才5镑。其实应该租个语音导览,语音导览更加方便,针对性也强一些。不过也罢,书可以收藏,语音导览用完还得归还。

大厅有个高高拱起的玻璃苍穹,光极好,也极具空间感,人们会一下子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地面上还有一句19世纪著名诗人Lord Alfred Tennyson的题词: And let thy feet millenniums hence be set in midst of knowledge.

进入这里,就是进入了知识的海洋。

听说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都是各个国家最为宝贵的文物。世界几大文明古国:古埃及,中国,古印度这些我比较感兴趣。最期待的是埃及,所以我从埃及馆逛起。一进埃及馆,就见到那块镇馆之宝。

这块叫做Rosetta Stone。它原本是拿破仑的军队在1798年发现的,1799年拿破仑自己亲自把它命名为Rosetta Stone。这只是石头的一部分,它的完整样子无人能知。由于战争的原因,最终英国人从法国人那里把石头抢了过来。经考古学家研究,这块石头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96年,上面古老文字的解码给整个古埃及文明考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我们来说,上面的文字就是一些神秘的符号,唯有考古学家经历大量的研究才能识破。我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觉得好神秘。 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专业的话,我会在英文的基础上选择考古学。

最近和读者们回顾自己的《出走的喜鹊》,有读者对里面的数字感兴趣,问那是不是有特别的寓意。我说是的,里面的数字有特别的寓意。它就像我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一些古老的文字,现代的我们无从得知它的意思,但是它传达着丰富的内涵,它记录着远古人们的生活和信息。那么在里,由于它是个虚构的载体,便可天马行空,把各种我认为神秘的、好玩的元素融入其中。在我的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神秘和奇幻感,多少和我喜欢研究这些文物还有世界上数不尽的不解之谜有关。

看完镇馆之宝,再往里走,就是大量的木乃伊和干尸。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传说中的木乃伊和干尸。干尸的照片我就不放上来了,免得吓坏大家。

木乃伊有布裹着,不是那么恐怖的。我可是一点都不怕,还觉得非常有意思,在各种各样的干尸面前呆了很久。

古埃及的尸体保存技术真的非常精湛。内脏和身体主体的处理方式不同,内脏有专门放置的容器,例如那些有动物头像的瓶瓶罐罐。虽然这种处理方式看出了当时统治者的执着,也从中看出他们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恐惧,可是就因为他们这一点“人之常情”带给我们很多信息——那时候的人们的生活、信仰、以及实现所谓信仰的“科技手段”。

那些干尸,连皮肤,甚至连毛发都还清晰可见。我在想,这些“人”,他们生前是些什么人呢?他们的躯体在这里,那灵魂去了哪里?他们的灵魂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也许,等我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些疑问才能得到回答。 原来人死后,物质的一面是这样的。

读小学的时候每次上下学都会路过一所中学,中学背后是一片小树林,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坟场。后来学校要扩建,需要把那些坟迁出去,我和小伙伴一放学就去看挖坟。挖坟者小心翼翼地把那一点点尚未腐烂掉的尸骨挖上来,放在一个盘子里,我那时会揣测那是身体的哪部分。那时害怕又好奇,只是觉得那些东西不能随便看,所以就特别珍惜可以看上一眼。如今,这些“人”被保护得如此完整,放在一个玻璃舱里任人观赏,少了许多挖坟时的赤裸裸,而实际上它们和我小时候看到的挖坟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它们的呈现方式文明一些。

逛博物馆的人目的和欣赏的角度不一,看完事物我更想听它们背后的故事。比如,哪一款是哪一个法老,他生前做了些什么,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就更加有趣了。对于我,它既像又不是,因为久远而产生了戏剧性。而当时的人们,在统治者的压迫下,那可不是虚构的情节,是真实的压迫、受害和奴役。

逛到某个区域,发现好多小学生成群结队地趴在地上写写画画。外国的小朋友长得就是活的洋娃娃,可爱极了。我在一旁默默地观察他们。几乎每一群都穿着各自学校的校服,他们讲历史课是可以到博物馆亲自观摩的。我找了两个长得很帅的小帅哥,还跟他们搭起讪来。

我说:“我是从中国来的,从事教育行业。我想知道你们的上课和中国小朋友上课有什么不一样。”

他们很乐意回答我。他们说,他们上历史课之类的,老师都会带他们到外面的博物馆,艺术馆去观摩,还会布置一些作业。我拿了他们的作业看了一下,一些题目是这样的:

你对这个馆内的哪件藏品最感兴趣,你能把它简单画出来吗?

你为什么喜欢它呢?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这就是他们的教育方式。虽然都是一群群小学生,但是他们说话都很小声,没有老师在场,他们都很自觉地各自完成自己的作业。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我也很羡慕他们,他们从小就以一种天然的方式来获得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需要在成年之后,用更多的力量去打破原有的认知,才能获得一种天然的认知。

在埃及馆呆太久了,以致于后面的中国馆、印度馆,我都没什么时间逛了。因为有公事任务在身,我不得不离开那里前往下一站。有生之年如果再来再逛吧,逛完整个大英博物馆得花一个月呢。

下一站是参观和我们公司合作了10多年的一个学校:贝勒比斯学院。有4个校区,伦敦只是其中一个。接待我的女孩叫Cathy,是台湾人,跟她说话时我也不由自主说起了台湾腔。她看我手冷,还给巧克力和为我泡花茶。外面等车的时候真的好冷啊,加上我那时很瘦,逛到肚子饿了,气血跟不上就更加冷了。

她带着我游览了整个校园,还介绍了学校的管理系统。我发现,学校的每一步都有专门的人负责,而且管理系统非常的完善。我不明白那些学生每当有问题,为什么不去找相关负责的老师,反而要找回我来帮忙解决?找老师又快,解决问题又有效,找我还得顾忌时差,等问出个所以然来都要几天了。所以啊,建议同学们,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学校,都要尝试自己去找老师解决问题。国外的管理系统比中国好得多。

和Cathy聊得很欢,都忘了我要赶去格林威治了。贝勒比斯离格林威治天文台很近,这是我提前就安排好的行程。就算很近,也要搭公车。看了一下攻略,完了,那里4:30就关门的。我有点害怕自己赶不上。不过就算赶不上也得去,谁叫那条子午线那么出名啊。

Cathy把我送上公车,站在车站那里看着我远去,一股温暖涌上我的心头。旅途中遇见这样的照顾总是让人感动。

格林威治这个小区还挺安静的,人不多。本初子午线,是指在地球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经度。 国际上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是国际科学界确定的计算地理经度和世界时区的起点。那里有一座子午宫,一条宽10多厘米、长10多米的铜质子午线镶嵌在大理石中,笔直地从宫中伸出来,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你可以一只脚踏在东半球,一只脚踏在西半球。我就是奔着这条线去的。

旧天文台遗址在一个公园里面,公园都是上坡路,为了赶上去,费了我不少体力,终于还是找到了那个地方。可是......他们真的关门了!我趴在铁门外面,可怜兮兮地看着那条线。这时候走来一个工作人员,男的。他在门里面,我在外面,看我很想进去的样子。他对我说:“Oh, I am sorry. We are closed.”

我就弱弱地问了一句:“Can you open for one minute? Just one minute.”

然后他就大笑了几声,一本正经地说:“No. If I open it,I will be arrested.”

不开就不开嘛,还笑那么久才说No。好吧,那我只能隔着铁门看着那条线了。

据说啊,这条线本来是在法国的。当时法国战败,英国就硬生生地把这条线画在他们家了。人家强大呢,有什么办法。法国人还很不服气,在自己国家地图上还保留着那条线。后来慢慢地人们就不去计较了,就默默地接受本初子午线设在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了。它还有个优雅的名字叫“Rose Line”.

走着走着我发现门的另外一边,还有一个开放的地方供游人拍照的。我就一只脚踩在东半球,一只脚踩在西半球地照了一张。嘿嘿。(照片太丑我就不放上来了。)

既然进不去旧天文台博物馆,我只能在周围闲逛了。由于它是在一个小山丘上的,地理位置可以稍微鸟瞰周围的一些景色。我坐在公园里的木长椅上,旁边屹立着一尊铜像。看着看着,这家伙很脸熟啊。想起来了!在我开加拿大讲座时候恶补了加拿大历史,当时英国和法国在魁北克打了几年的仗。原来这个铜像就是那场魁北克战争的英雄将军 James Peter Wolfe 。真是久仰久仰啊!没想到还遇到“熟人”了。有备而来还是好的。

那场战争叫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战场在加拿大的魁北克。1756年,随着英法之间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终于导致了七年战争的爆发。这位詹姆斯.沃尔夫当时率领军队打败了法军,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一场漂亮的胜仗,怪不得会把他的铜像立在这里呢。那个年代就是战争和掠夺不断,如今我们不能再颂扬这些战场英雄了,应该以和为贵,杜绝战争。

回忆了沃尔夫将军的事迹,不由感慨自己的生活好像和什么事情都能连接起来。谁又会想到我在做加拿大讲座时获得的背景知识会在这里用上呢。虽然说这不是什么大事,当一些事情像珠子一样串起来的时候,还是很兴奋的。

依然坐着,看着这一排排满是黄叶的大树,秋天的氛围尤为浓郁。旅途中最为惬意的就是坐在一个木椅上,看着树,吹着风,一切都很安静。

太阳已经西下,我也该回家了。格林威治其实还有很多地方逛的,比如海事博物馆,里面珍藏着英国航海历史的方方面面,由于时间有限,就没有一一去逛了。如果大家有机会到英国游览,这个海事博物馆是不容错过的。英国的殖民、掠夺、何不是从他们的航海技术开始的呢。

今天把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坐了一遍。公车,火车,地铁,DLR。回到家也挺晚了,幸好有美味的饭菜在等着我。旅途中能够饭饱好眠,真是莫大的幸福!

下个地儿是哪?女王她家—— 温莎城堡......

埃及那么热为什么人们还要穿长袍,我看到中国游客的游记里面也是穿的长袖紧身衣服,

F.I.R飞儿乐队的《月牙湾》

「词;易家扬 曲:阿沁」

发行时间:2007年

所属专辑:《爱·歌姬》

歌词:

敦煌古墓的沙粒

带着我们的际遇

我从半路看回去

这秦关漫漫好蜿踞

梦想穿过了西域

包含了多少的缠意

爱情像一本游记

我会找寻它的密语

看..月牙湾下的泪光

在丝路之上被遗忘

是谁的心啊孤单的留下

他还好吗我多想爱他

那永恒的泪那一句话

也许可能蒸发

是谁的爱啊又为谁降下

轻声呼唤就让我融化

那一滴雨水演化成我翅膀

向着我爱的人追吧

梦想穿过了西域

包含了多少的缠意

爱情像一本游记

我会找寻它的密语

看..月牙湾下的泪光

在丝路之上被遗忘

是谁的心啊孤单的留下

他还好吗我多想爱他

那永恒的泪那一句话

也许可能蒸发

是谁的爱啊又为谁降下

轻声呼唤就让我融化

那一滴雨水演化成我翅膀

向着我爱的人追吧

是谁的心啊孤单的留下

他还好吗我多想爱他

那永恒的泪那一句话

也许可能蒸发

是谁的爱啊又为谁降下

轻声呼唤就让我融化

那一滴雨水演化成我翅膀

向着我爱的人追吧

埃及猫的传说

7、8月的时候,你去上海世博会游玩一天就知道了。热死了,快被烤干了,喷水也没用,防晒霜也没用。烈日下,每个人都恨不得穿上阿拉伯长袍和披头帽。我是买了个大号的墨西哥草帽才勉强保护了脸部。

玩世博会时,我才明白为什么要穿阿拉伯长袍,因为打伞根本没用,地面也会反射阳光。

现在的衣物材料在透气上已经不是问题,布料都是东丽公司、杜邦公司的特种快干纤维织物,什么COOLMAX的,透水气而防紫外线。

埃及猫

在埃及神话中,猫最初是和爱西斯(Isis)有关,爱西斯是埃及最著名的女神,是冥神Osiris之妹,同时亦是他的妻子,地位相当于大地之母,是诸神之后及生命与健康之神,法老王亦被认为是她的儿子。古埃及祭祀中爱西斯是最高的祭司,也是全能的魔法师,常以头戴太阳帽的形象出现,手持的叉铃,被雕刻为猫的形状,代表月亮。

古埃及有一名为的女神,是太阳神拉神(Ra)的女儿,同时也是拉神的妻子,是太阳女神,也是火神及保护家及孕妇的女神。约在第二王朝左右(大概在公元前2890-2686年),以野猫或狮子的形态出现。大概到了公元前1000年,第十一王朝开始,以家猫的形态出现.脸上有着如埃及猫般的点状花纹,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由于埃及盛产谷类作物,所以设有许多谷仓。为了防止老鼠之类的小动物吃掉存粮,埃及人都喜欢养猫护粮,也很崇敬猫的贡献,于是在祭神时.也不忘感谢猫,并为猫做了神像,将之神化。二是由于拉神的敌人——黑暗恶魔Apep的圣兽是蛇,所以能与蛇对抗的猫就被当作为拉神的圣兽。黎明时会化身为猫,将化身为蛇的Apep杀死。也有的版本说是拉神化身为猫将蛇杀死的。

埃及猫神雕像

最初是太阳女神,后来受到希腊人的影响,由于猫咪随光变化的瞳孔,有如月亮的圆缺,使演变成类似希腊神话的Artemis般的月亮女神。

在古埃及时期,猫的名字叫做“mau”,即中文音“喵”,或许就是来自猫的声音;另一方面mau在埃及也有“看”的意思。所以也会以神圣的眼形象出现在护身符上,代表拥有心智和身体上的健康,叫做utchat,是谓荷鲁司(Horus)之眼,是人类的健康与陕乐之源。此外,utchat也叫太阳神之眼或英雄之眼。

埃及人制作很多猫护身符,用于家中装饰,或作神殿供奉,或作配饰,而很多猫护身符都雕刻了荷鲁司之眼,有时荷鲁司之眼会被刻成一只大眼睛,而眼白的部分就刻有很多小猫。很多青铜或其他金属制成的猫像的颈项都挂上刻有荷鲁司之眼的吊饰,因为猫和荷鲁司之眼都被认为拥有特殊的能力,当它们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对抗疾病和邪恶。

在古埃及,新婚夫妇还流行拥有一种母猫及小猫的护身符,护身符上小猫的数量刚好是他们心中所希望拥有的子女数量,这种猫家庭的护身符通常被制成颈项吊饰,以蓝色或绿色的釉陶做成,也有大型的青铜制猫家庭护身符,摆放在架子上,或挂在家中或庙宇的墙上。

死去的埃及人常常会戴一个细小的象牙做的猫头雕饰同葬,因为传说猫会在他们的灵魂到达冥界时保护他们。埃及人认为不贬眼的猫,不但具有洞悉事实真相的能力,而且可以看到来世。所以也是“真相之女”神灵,在人死后,进行木乃伊仪式时,贞斯特也会出现,以保证逝者的来生。

从老皇朝(约公元前2613-2160年)开始,的主要崇拜中心集中在Bubastis的三角洲城一带,对她的崇拜在公元前950年达到最顶峰。公元前4世纪一个希腊的历史学家和旅行家Herodotus,曾在他的游记中写到埃及有一个节日(4月及5月,此时也是埃及最富饶的月份)是用来祭祀的。而在Tell-Basta(即古代的Buba。tis)的发掘中亦有重现,包括一个存放有很多猫木乃伊的坟墓。传说能化身成猫,古埃及人做了很多猫像来对表示尊敬,而在公元前661--332年,将猫木乃伊埋葬在几个特定的墓地是对虔诚的一种奉献。

埃及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猫,如果家里养的猫因病或年老去世,家人会放声痛哭、捶打胸部,家主会尽可能为猫做最好的处理,首先猫身会被擦上珍贵的香油,然后以多层亚麻布包裹,猫耳的部分会被仔细地包扎为自然朝上的姿势。就算是穷苦人家的猫也会受到如富贵人家的猫一般尊重的待遇。包裹好猫体后,再裹外层,最简单的就是用窄长的布当成绷带,精巧一些的还会用染成两种不同颜色的布,以纵横交错的方法来包裹。另外,也有人用有颜色的稻草来包裹。富有人家会花钱制作美丽的镶嵌有黄金及珠宝的棺木,伴以一盘牛奶及老鼠木乃伊,盖子通常会雕有大猫和小猫作为装饰。有些猫棺木是小盒子形,有些则是猫形,有些会以纸浆模型重塑出猫的身体,并仔细地做出猫的头部和双耳,眼部极其小心地用亚麻布细致地画上圆形。防腐和密封的过程完成后,家人一边痛哭哀悼,一边将猫送去尼罗罗河岸的猫木乃伊坟场,或送去女神的神庙,家人会剃掉眉毛以示对爱猫的悼念,并有葬礼的仪式举行。

资料

大多数的雕像,都是笔直站着,眼神机灵,似乎在环顾四方。手中拿着三件象征物,一件是音叉,一件是aegis的盾(希腊神话中zeus授给女神Athena之盾),另一件是挂在她左肘的篮子,脚边通常都会有一至数只小猫。爱猫作家心岱曾颂赞雕像是最经典的猫相,完全发挥了猫的本色:“猫是天生的儿,随便一个姿态,都可以成为镜头美学,甚至是艺术家创作的元素。最经典的猫相,就是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信奉的女神,她有着猫首和女人的身体,她代表着丰收、喜悦与美丽,她同时也象征太阳、月亮,光明与幸福。这是猫第一次出现在人类历史的文献,猫以守护神的角色进入人类生活后,女神塑像的人身也转为完完全全的猫身,猫成为受人顶礼膜拜的神祗。这尊猫神至今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内,仍然受到人们的赞叹与欣赏。这尊猫神是以身材苗条高挑的埃及猫为蓝本,模样神似今天我们熟悉的暹罗猫,她的坐姿发挥了猫的本色--唯我独尊、冷眼旁观、不动如山。”

猫既在埃及神话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民间故事中也明显获得偏爱。有一则故事说母猫和母鹫是近邻,都需要外出觅食,却也都怕孩子被对方吃掉。于是一起到拉神那里立誓,从此互不侵犯。但有一回母猫看到小鹫外出,嘴里衔着食物,加以抢夺,小鹫不敌,负伤而死。母鹫一气之下,进攻猫窝,母猫向拉神告状,拉神就放火烧了鹫巢作为惩罚。拉神这么做其实并不公平,因为是母猫先违背诺言,可能是它不知道小鹫被杀的事,也可能是母鹫没6-先向拉神请示就自作主张、以牙还牙,使拉神发怒了。总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埃及的猫咪和神的关系显然比其他动物都要好。

猫木乃伊

尽管埃及有法律规定,禁止将猫运出国外,但腓尼基水手仍偷偷地把猫走私出境。根据古画的描绘,猫被当作珍宝,由中东一直带到地中海区。20世纪50年代,埃及猫传到意大利。l956年,当时的王妃楚伯斯克娃(Troubetakoy)相当宠爱一只从开罗引进的埃及猫,除了将它和一只意大利猫交配之外,1957年还将它带到美国注册并参展,自此这种猫的血统正式被确认,并且有了埃及猫的正式称呼。埃及猫登陆美国后很受欢迎,一度被当作热门礼物来赠送。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猫的数目剩得很少,幸好在欧洲几位育种者的努力下得以保存下来。

传说是女神化身、具有神奇力量的埃及猫,曾恰如其分地以神秘超然的形象出现在2004年华纳兄弟出品的**《猫女》(Catwoman)中。“猫女”这个角色出自美国知名公司嘲COMICS的蝙蝠侠系列,**以中佩宣丝?菲利普斯(PatiencePhillips)的故事为题材,由奥斯卡黑人影后哈莉?贝瑞饰演,她本是个软弱胆怯的乖乖牌,在意外发现老板的秘密邪恶后遭到,被一只具有魔法的埃及猫救活,复活之后化身为勇敢且具有超能力的“猫女”,开始调查凶手的真面目并展开复仇行动,运用猫所独具的技巧、感官能力和敏感特质来克敌制胜。自古便被认为是护卫妇女、打倒邪恶势力的女神,埃及猫在本片担负起拯救并赋予女性新生命的神圣任务,的确当仁不让呢!